于工廠的設備清潔技術對于工廠的日常運營尤為重要,畢竟設備清潔技術的重視意味著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設備的壽命使用率。凝汽器——它是火電廠、石油化工廠生產中的主要輔機之一。它即可在排氣部分保持高度真空。提高機組的工作效率,又可回收大量的冷凝水供鍋爐給水。
在運行一定時期后,由于循環(huán)冷卻水中的機械混合物,鹽類物質及各種微生物在冷凝器銅管內表附著。久而久之,會使這種附著物發(fā)生氧化以及化學物質反應而形成結垢。垢有硬垢和軟垢兩種。它們都會導致冷凝器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影響機組運行經濟性和安全性。嚴重時,垢還會腐蝕銅管管壁,而引起脫鋅、漏眼,造成銅管漏水。影響冷凝器工作效率。所以,一般使用單位經常采用人工、機械和化學清洗的方法清除污垢。現在,一般使用單位大都采用以下方法:①人工捅洗。②膠球清洗。③高壓水射流清洗。④化學清洗等。它們應用情況如下:
一、人工捅洗:它是采用捅條由人工對冷凝器銅管進行往復捅刷。以除掉管內的結垢。這樣由于只是人工捅洗,只能清除軟垢和少量的硬垢,清除不徹底,勞動強度大,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二、膠球清洗:它采用膠球系統(tǒng)與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并聯(lián)的方式。需經常投入使用。而只能清除軟垢,一旦投入不及時。結成硬垢就不能起到作用。而且系統(tǒng)復雜,收球率低,現在很多使用單位都將該系統(tǒng)廢除,也有的根本就不安裝該系統(tǒng)。
三、高壓水射流清洗:雖然能達到一定的清洗效果,但對銅管的沖蝕很嚴重。同時,高壓水易造成銅管變形,堵塞嚴重的銅管對其效果不明顯,再加上該設備造價高,易于損壞,難以維護,檢修費也很高,因此制約了該方法的使用。
四、化學清洗:一般都采用的是酸洗的方法,凝結器選材人多為68A錫黃銅、77-2A鋁黃銅和白銅管等,酸洗易造成鍍銅現象。而凝結器的管壁僅1mm
厚,管子與管板均采用脹接,銅管在強酸性清洗液中的腐蝕是客觀存在的,為防止脹口泄漏,通常限制強酸清洗液在凝氣器內的停留時間,如:在鹽酸清洗液中,凝汽器銅管的清洗時間不得超過
4小時,在鹽酸清洗時由于反應速度快,使得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需要排出,要求控制進液速度,加上鹽酸的強腐蝕性操作不便,這在一般的清洗施工中很難達到上述要求,硝酸清洗同樣存在上述問題。因此無法保證后續(xù)的硫酸亞鐵鍍膜工藝的要求,直接影響到凝汽器運行期間的防腐,縮短了銅管的使用壽命。
綜上所述,傳統(tǒng)的清洗方法都或多或少存在著費時,勞動強度大,污垢清洗不徹底,強酸操作危險、腐蝕及脫鋅等局限性,有些設備還存在設備造價高、維護困難、檢修費用高等。
美國RAM-4A
型冷凝器清洗機是為熱電廠以及石油化工、制藥廠設計而生產的。它能克服人工捅洗、膠球清洗、高壓水射流清洗、化學清洗所不足之處,并能達到比較理想的清洗效果,已被國家列為重點推廣產品。
主要特點:
1、適應范圍:火電廠凝汽器、冷油器、空冷器及石油化工的制冷設備和其它結垢設備,管徑在Φ6.4mm以上的直管均可進行除垢。
2、省工、省力、省時、省資金,可打通人工和高壓水清洗機所不能通過的管。單機每分鐘清洗3-8根,并且清洗徹底,決不會傷害銅管管壁。
3、克服了強酸清洗的危險性,操作簡單,使用方便。
4、它是集高壓清洗,機械鉆鉸、彈性拉削,鋼絲刷磨削為一體的新型清洗工藝。無論從速度、質量、費用、工作效率等各方面評定,都具有較好的效果。因此這是熱電廠、石油、化工、制藥等單位冷凝器清洗除垢的理想產品。
工作原理:由動力系統(tǒng)通過高壓傳動軸、水輪轉換器,將扭力傳遞至帶噴水的工作清洗刀頭或刷子上,呈旋轉噴水于一體的快速前進狀態(tài),對已結死的管子及管壁上的硬垢切削成碎沫,順水沖走。